股本常見問題
股本常見問題
問題1 : 香港為何採用無面值股份制度? | |
答: | 股份面值(亦稱「票面值」)是股份一般可以發行的最低價格。新《公司條例》下稱「新條例」) |
強制所有本地有股本公司採用無面值制度,並廢除所有股份的面值,此舉符合國際趨勢,讓公司在股本結構方面有較大靈活性。 |
問題2 : 無面值股份與有面值股份之間有何分別? | |
答: | 無面值股份與有面值股份基本上沒有分別,兩者都是股份,屬於公司股權的一部分,但有面值股份附 |
有定額表面價值,而無面值股份則沒有。 |
問題3: 採用無面值股份制度會帶來什麼重大改變? | |
答: | 在無面值股份的環境下,公司將享有更大靈活性更改其股本,例如公司可在沒有發行股份的情況下, |
將其利潤資本化,以及在沒有增加股本的情況下,配發及發行紅股(新條例第170條)。 |
問題4: 在沒有面值的情況下,我們如何釐定公司的「股本」? | |
答: |
在新制度下,發行股份的全數收益會貸記入股本,成為公司的股本。即使廢除了面值,已發行或已繳款股本的概念仍然合用,亦同時反映出在股份溢價帳中的金額。換言之,這等於公司實際從股東收取的出資額。 |
已繳款股本、已發行股本及部分繳付股款的股份的概念仍繼續合用。不過,它們會與已發行股份的已付或同意支付的總代價相關,而非關連股份面值。 |